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信息 > 【课堂内外】 如何帮助学生处理好同学关系

【课堂内外】 如何帮助学生处理好同学关系

2015年12月19日 16:13:36 访问量:192

如何帮助学生处理好同学关系



【案例描述】

王某和吴某曾是一对好朋友,每天形影不离,有说有笑,同学都很羡慕她们。可是,最近她俩常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在学校科技节中,两人为做“斜拉索桥”模型,意见不一,争执不休,最后竟发誓“从此一刀两断”。直到现在,她们仍互不理睬,但双方又都为此感到苦恼。

【案例分析】

应该说,类似王某和吴某的例子在中小学生中非常普遍,很有代表性。


社会学研究认为,人的社会关系有4种,依次是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和学缘关系。所谓学缘关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同学关系。对青少年学生而言,同学关系可以说是最常见乃至除了血缘关系之外最为重要的一种人际关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孩子特别是独生子女,由于不知道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而缺少朋友,常常感到孤独并为此苦恼。一项关于太原市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显示,10.4%的学生没有知心朋友,14.4%的学生“心里有了委屈、烦恼或知心话”无处诉说。全国少工委的调查也发现,现在的孩子常见的烦恼有28个之多,其中与人际交往、人际沟通有关的烦恼占了很大比例。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与青少年学生不善处理人际关系有关。

【指导建议】

作为班主任,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学会人际交往,提高交往能力。

提高青少年学生对交往重要性的认识

要使学生认识到:人是社会的人,学会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生的重要一课。交往对每个人的身心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良好的人际交往至少有以下几大好处。

(一)有利于摄取信息,发展自我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信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为了生存下去,必须与外界进行信息、能量和物质交换。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意思就是说,人只有在与他人的社会交往中才能体现出人的真正本质,才能作为一个不同于其他动物、事物的“类”而存在。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而人类发展、进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没有信息交流,社会与人自身的发展都是不可想象的。

(二)有利于消除孤独,丰富自我

从心理学角度看,孤独是指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是自认为被他人拒绝和遗忘而自我封闭的一种主观心理状态。它有三大特点:其一,它是由社会关系缺陷即缺乏人际交往或人际交往不良造成的;其二,它是不愉快的、苦恼的;其三,它是一种主观感觉而不一定是一种客观状态。作为一种消极的心理现象,孤独产生的原因很多且很复杂。通常而言,孤独是缺乏与人交往的结果,又是影响与人良好交往的心理因素之一。孤独对人的身心健康有很大危害。有统计表明,身体健康但精神孤独的人在10年之中的死亡数要比那些身体健康而合群的人多一倍。

(三)有利于交流思想,完善自我

我国自古就有“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等说法。这些格言警句充分说明交友、交流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与物质交换明显不同的是,思想、情感和信息的交流往往具有倍增效应。人们通常所说的“交换一个苹果,各得一个苹果;交换一种思想,各得两种思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大量事实告诉我们,思想沟通越多,彼此获得的就越多,也就越能够丰富和完善自我。

教给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一)把握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1
尊重自我与尊重他人相结合

人与人之间尽管在性格、智力、家庭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是在人格上是平等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尊重的需要是每个人较高层次的心理需要。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赞美是每个人心灵深处最基本的需求。在交往过程中,我们既要让学生学会尊重自我, 待人接物不卑不亢;更要学会尊重他人。不能因为成绩、长相、家庭条件等而自轻自贱或趾高气扬,要把自我尊重与尊重他人有机结合起来。要让学生明白,一个不会尊重自己的人,往往很难得到他人尊重,同时也很难做到尊重他人。

2
互利互惠与乐于奉献相结合

人际交往是一种双向行为,互利互惠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这里的互利互惠,不仅是物质层面的,还包括精神层面的。心理学家阿伦森等人经过大量研究发现,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相互支持。任何人都不会无缘无故地接纳别人、喜欢别人,其前提是自己也要喜欢、接纳对方,即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受自己对别人态度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喜欢与厌恶、接纳和疏远是相互的。在与人交往时,只有我们先真诚地“投之以桃”,别人才会友好地“报之以李”。无数事实说明,总是单方获得好处的人际交往是不能长久的。所以,我们要讲究互利互惠,因为这是人际交往正常而持续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提倡在交往中的奉献精神。“吃亏是福”的古训早就告诉我们,奉献同样是福。必要的奉献有助于加深交往双方的感情。

3
诚信为本与真诚待人相结合

交往离不开诚信。诚信即诚实、守信,它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则。“一诺千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等成语,强调的都是诚实、守信的重要性。交往双方是否遵从诚信原则,对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至关重要。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自以为是,耍小聪明,与人相处时非但不能心胸坦荡、光明磊落,反而斤斤计较、机关算尽,结果不仅难以得到别人的真心相待,从长远看,也是得不偿失的。

4
求同存异与宽大为怀相结合

俗话说“相识容易相处难”。一个班集体中的学生,由于家庭环境、生活习惯、性格气质有别,在日常学习和交往中产生一些矛盾,甚至出现激烈争吵等都是正常的,关键在于如何看待和对待这些问题。一个人如果总因为一些小事而耿耿于怀,心存怨恨,是不利于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应教育学生在遇到矛盾冲突时,求同存异,宽大为怀。当别人有错的时候,要想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不要得理不饶人。

(二)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方法

原则固然重要,方法也必不可少,巧妙的方法有助于提高人际交往的效果。对青少年学生而言,在与人交往时应特别注意以下三点:

1
对别人适度赞美

当我们赞美别人时,最好将赞美的内容具体化,让别人觉得你的赞美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虚伪的应付。比如说,一位同学穿了件新衣服,很漂亮,如果说“你穿这件新衣服看起来更漂亮了”就比简单地说“你很漂亮”要有效得多。多发现别人的优点,并给予具体的赞扬,有助于赢得更多朋友。

2
与他人保持适当距离

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这个空间看不见、摸不着,却在人际交往中通过交往时保持的不同空间距离体现出来。这就是心理学上所称的空间距离效应。人类学家霍尔把这个距离依次分为亲密距离(00.5米)、个人距离(0.51.2米)、社交距离(1.23.5米)和公众距离(3.57.5米)。其中亲密距离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间隔,即我们常说的“亲密无间”。在同性别的人之间,往往只限于贴心朋友。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不属于这个亲密距离圈子内的人随意闯入这一空间,不管他的用心如何,都会引起对方的反感。所以教育学生了解这些交往距离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使我们有意识地选择与人交往的最佳距离,避免因为误入别人的私人空间而自讨没趣,或避免因离对方太远而使人产生拒人千里之外的误会。保持适当的交往距离,有助于增进和改善人际关系。

3
做个有效的倾听者

所谓有效,意即在别人说话的时候能认真倾听,并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做出反应。在日常交往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出于礼貌或应付心理,甲学生能够耐心地“倾听”乙学生说,但乙说话后甲却没有给以一定的回应,而是大谈自己如何如何;乙学生也同样如此。表面上看,两个人谈得很热闹,实际上却是各说各话。显然,这样的交流是没有效果的,自然也不能深化双方的关系。


总之,人际交往的方法、技巧有很多,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自己去发现、去感悟。

文章转自《班主任杂志社》
编辑:实验中学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固始县实验中学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