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休通知】
按照县教体局安排,本周六日两天我校组织成人高考考务工作,为此对三个年级全部进行调休放假。
离校时间:(10月25日)周五上午第三节课后
返校时间:(10月28日)周一上午八点半前
望家长配合学校做好调休期间安全教育和监管,确保往返校园的途中安全。
亲爱的家长朋友:
秋冬季节交替,气温变化无常,呼吸道疾病和肠道疾病就会增多,感冒咳嗽腹泻等疾病很容易招惹上身。因此,秋季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对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为有效控制秋季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我校将会继续加强晨、午检、通风消毒及学生因病缺勤追踪记录等工作,但保障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是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一、入校晨午检工作
学校晨、午检过程中发现学生异常时,将会通知家长,请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同时家长需将诊疗情况及时反馈到班主任,并配合班主任落实传染病隔离治疗措施。
每天上学前请家长仔细检查孩子身体,当发现孩子有发热、咳嗽、流鼻涕、头面部、躯干、手、足等部位的皮疹,口腔疱疹,呕吐、腹泻等异常情况时,请及时到医院就诊。如果孩子生病了,应在家好好休息,千万不要让孩子带病上学,也不要让孩子在公共场所活动,避免传染他人。
二、接种疫苗
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等传染病最简单、有效的预防措施是接种疫苗。建议家长在孩子身体状况良好且无接种禁忌症的情况下,接种相应疫苗。
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勤剪指甲、勤洗澡、勤换衣服、被褥。
2.不随地吐痰大小便,不乱扔纸屑果皮等。
3.打喷嚏、咳嗽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随地乱扔。
4.勤洗手,注意食品和饮用水的卫生。
四、提高身体抵抗力
1.积极参加户外体育活动,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多晒太阳。
2.尽量少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减少病菌感染的机会。
3.合理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多喝开水,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和热熟食品。
4.根据天气变化,注意增减衣服。
5.加强室内通风换气,保证室内空气清新。
五、落实请假制度
孩子因有事、有病不能到校,请您及时向班主任请假说明,让学校了解孩子未入校原因,便于各项工作的开展。
六、校园常见的秋季传染病
(一)流感
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伴咳嗽、咽痛、乏力、全身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流感患者是主要传染源,经呼吸道传播和密切接触均可传播和感染,高发人群为儿童。
(二)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儿童为多发人群。麻疹感染者是唯一的传染源,经呼吸道和密切接触均可感染发病,早期表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如打喷嚏、咳嗽,可伴有眼结膜炎等,随后皮肤开始出现密密麻麻的红色斑丘疹,不痒,一般是从耳后发际或面部开始,慢慢向下扩展,2-3天后扩展到全身。
(三)流行性腮腺炎
俗称“痄腮”,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以腮腺肿大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传播和感染途径与麻疹相似。
(四)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易在学校等集体单位暴发流行。水痘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经呼吸道或接触传播。水痘发病较急,可有发热、倦怠、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一般1-2天内发疹。首先发疹于躯干,逐渐延及头面部和四肢,呈向心性分布;初起为红色小丘疹,数小时后变成绿豆大小的水疱,周围绕以红晕。
(五)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经呼吸道和密切接触均可传播感染。儿童患病以发热、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口腔粘膜疱疹或溃疡为主要临床特征。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全年均有发生。
(六)病毒性胃肠炎
病毒性胃肠炎是由诺如病毒等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水样便或稀便),发热或全身不适等,严重者常并发脱水、酸中毒、休克。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其传染源,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传染性极强,污染的食物、水或者环境也可能引起感染。
七、常见传染病隔离期
1.麻疹:隔离期自出疹后7天。
2.风疹:出疹后7天解除隔离。
3.流行性腮腺炎: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约2周左右。
4.水痘:隔离至水痘疱疹完全结痂脱落为止,但不得少于发病后14天。
5.流感:隔离至体温恢复正常后48小时。
6.猩红热:隔离期是发病后6天。
7.手足口:隔离至痊愈,约2周左右。
孩子是校园最美的花,校园是孩子最美的家。保护孩子要从小事做起,希望我们共同携手,呵护好家中每一朵小花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