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信息 > 【骄子访谈】最爱固始到北京的风景——对话清华大学2014级新生张跨越

【骄子访谈】最爱固始到北京的风景——对话清华大学2014级新生张跨越

2014年08月11日 18:02:06 访问量:1177
【骄子访谈】吴晓军:最爱固始到北京的风景——对话清华大学2014级新生张跨越


    张跨越,男,生于1996年5月9日,固始县蒋集镇孙岗村人,固始慈济高中2014届三(32)班学生。2014年高考,他以681分(其中语文125分,数学140分,外语139分,理综277分)全省第96名的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录取。近日,笔者对其进行了一次专访。 

    晓军张跨越你好,首先要祝贺你被清华大学录取。你的名字有什么寓意?是否觉得高考的成功就是人生的跨越? 
    跨越:我小学就读于蒋集镇孙岗小学,初中就读于蒋集二中。我的父母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融入到务工的队伍,到北京丰台区收废品以维持生计。上小学时,我一直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上中学后,我又和姥爷姥姥在一起。在儿时的记忆中,父母就离我非常的遥远。我也曾问父亲我名字的寓意,他说,我们祖祖辈辈务农,和田地打交道,你一定要混个样子出来,出人头地。我从此明白了,我的名字包含着父母对我殷切的期望。2011年中考,我考了577分,蒋集镇第三名,当年全镇考到固高的正取生也只有九人,我压线进入实验班,是班里的42号,也就是进班第42名,但是今年高考,我考出了校本部第一名的好成绩,看来农村孩子的潜力还是不错的,我对得起“跨越”这个名字,也没有辜负父母和老师的期望。 
    晓军读书改变命运,曾经是农村寒门子弟坚守的信条,如今,这一信条正受到很大的挑战和质疑。2009年,全国84万应届毕业生退出高考,导致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考生总量首次出现下降,并且每年都有下降的趋势,你觉得农村孩子放弃高考的原因何在?他们还有其他向上的通道吗? 
    跨越:大学生越来越多,学费越来越贵,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也越来越多。这是人们普遍的感受。虽然老百姓认为“除了读书没有别的出路”,但就业难也让他们心生疑惑,好不容易跳出去了,怎么又回来了?读书还有用吗?教育成了“高投入,低产出”的行业,读书改变命运这条路越来越窄,也越来越崎岖。现实情况是,大多数农村寒门子弟,只有考入一线名校,这条路才会相对平坦。而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名目繁多的加分,高考内容的能力化导向等,都让农村寒门学子输在教育之路的起跑线上,考上一所名校自然也越来越难。我国现有教育体系对社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没有做出灵敏的反应,比如说职业教育跟不上,这在较大程度上导致了寒门子弟就业难情况的出现。当然还有就业观念的转变问题,寒门子弟要逐步改变工作分为三六九等的传统择业观念,树立行行出状元的就业观。当前,接受高等教育是弱势阶层向上流动的最主要渠道,在较大程度上维系着社会公平。教育体系中任何不公平现象的出现,都会给民众带来强烈的被剥夺感。国家应尽快改变教育资源城乡不均衡发展,不同院校不均衡发展的现状,让每一个孩子、每一所学校都能平等竞争。只有这样,“出生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这一趋势才能缓解,农村寒门子弟读书改变命运的通道才会更通畅。需要说明的是,教育要看长远效益,接受教育,拥有知识,不一定能够出人头地,但无论走哪一条向上流动之路,没有知识肯定不行。有些人放弃了高考,选择了另外一条人生的道路,同样可以实现生命的价值。放弃高考并不等于放弃了人生。 
    晓军你是留守少年,近年来,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留守青少年的数量已近6000万人,并且还在不断地刷新中。父母到城市里打工,孩子留在农村由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照顾,已经成为很多家庭的生活模式。留守青少年的成长状况令人担忧,出现了青少年亲子关系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网瘾早恋甚至是犯罪问题。这些问题你是怎样克服并健康成长的? 
    跨越: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都是内因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也未必黑。我在农村长大,很喜欢乡村的生活。童年时代的我,常常光着脚丫奔跑在春日清晨的小径上,舔舐野花上清香的露珠;衔着草根翻滚在秋日晌午的柳堤上,蓬头垢面而心花怒放。我还和小伙伴们用泥巴建造奢华的宫殿,用稗草编织成好玩的手枪,用干柴打造过河的小舟,折叠麦秆吹出悦耳的音乐。老师也经常带我们去野餐、郊游,和我们在大自然中嬉戏;农忙时,还带领大家一起去参与收割。我们一边挥洒汗水体味劳作的艰辛。一边咀嚼“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诗句的意境。我热爱自然,在自然中,我体会到自己是一个具有主体价值、能够支配周围的一切、自由而独立的人!自然总是默默地包容着我们的一切,奔跑、游戏、嬉戏。蓝天漫步的白云,堤边轻垂的杨柳,水里灵动的小鱼,枝头跃动鸣叫的小鸟,都是我们心灵热切的对话者,是我们最亲密的精神伙伴。在这些伙伴的陪同中,我获得自信与优雅。如果一个人被模式化的程度越深、越早,他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小。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体会到一种孤独感,这种孤独,就是对亲情的渴望。不过,我很快调整这种心态,把这种孤独感化解成前进的动力。我喜欢读庄子,崇拜庄子的精神。鲍鹏山在《庄子: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中说庄子是“一轮孤月下一株孤独的树,这是一种不可企及的妩媚”。庄子的孤独,带着对寂寞的享受。他用最本真的面目拒绝花团锦簇,在一株衰兰半竿廋竹中体会质朴的清韵。拒绝八音齐奏的喧嚣,独享五尺桐木、几缕丝弦中的天籁。摒弃锦衣玉食的荣华,在一杯清茶、半碗米粥中感悟人生的真谛。他不怕无人陪伴的旅程,无惧没有星星的夜空。唯一支撑他的,便是他清洁的精神,它让庄子的一生不再是一个机械的生物过程,而是在汩汩滔滔奔流不息的人生之流中完成精神的救赎与摆渡。我还是很期盼假期,我会带着妹妹,坐上大巴,到北京和父母团聚。在废品收购店里,我也会帮助父母做事,干一些苦力活,再苦再累都感到开心不已。那时候,我就决心要到北京读书,和父母在一起。喜欢一座城,是因为城里有你喜爱的人。最爱固始到北京的风景,一阵风,一场雨,一声鸟鸣,好像都是亲人的呼唤。这时,人还在路上,心已经飞到了首都。 
    晓军你虽然在今年的高考中获得了成功,但是据我所知,在今年三月份到郑州外国语中学参加的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考试中,你却是一位失败者。你觉得,自主招生是不是高考制度的有益补充?自主招生制度实施多年来,我校还没有一位成功者,固始的考生应该如何突破自主招生的瓶颈? 
    跨越:1929年夏天,青年钱钟书报考清华大学,入学考试时,钱钟书拿到数学试卷一看,几乎全不会做,蒙了几道题后,就匆匆交卷,最后的成绩是15分。按照任何一所学校的规定,这样的成绩都不可能被录取。但他的国文和英文成绩特优,英语还得了满分。令校长罗家伦大为赞赏,立刻决定将其破格录取。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这则充满“民国范儿”的自主招生佳话,在今天看来更像是一种无法落地的传说。我们看到的事实是,随着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破冰开启,质疑与非议就始终如影随行,且愈来愈炽。我当然不是为自己参加自主招生失败来寻找借口,很多人觉得自主招生很难遏制中学教育的应试现象,老百姓最害怕的还是权钱交易暗箱操作,这样就让新生的事物遭遇尴尬。一方面,“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苦民久矣,而另一方面,当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自主招生开始推动,又遭到非议。有人说,“在中国,搬动一张桌子都要流血”,其实民众也并不是拒绝创新而宁肯抱残守缺。在一个缺乏诚信和民主的土壤之上,民众永远也只能是依据他们日常生活的世俗经验,从而不惮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某些现实。 
    自主招生考试,文科生考语文和外语,理科生考数学和物理,总分200分,考试时间三小时。清华的面试分数线是147分,而我只考了127分,没有参加面试的机会。我是由学校推荐参加考试的,自荐参加考试的希望并不大。根本原因,就在于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门槛过高,并不像高考那样,你想参加就可以参加。现在,自主招生已经表现出对农村考生的偏见和抛弃。尽管对有些农村考生无力负担长途旅费的问题,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简章已言明“可以向我校申请资助”。但很显然,钱不是最重要的。自主招生提倡素质教育是好,但是没有考虑到农村学校和一些小城学校的配置情况。比如获奖条件,比如特长加分、各种比赛加分等,同样是大城市孩子加分的专利。我们必须要多参加一些活动,有些活动会明确告诉你获奖后可以参加自主招生考试,活动参加多了,综合素质就会提高,也会取得参加考试的准考证。这场考试如果是以放弃多数农村考生为前提,那么这种改革又是一种怎样的封闭与短视呢?相信自主招生会不断地改革和完善。 
    晓军你过早地肩负着生活的重任,我在你的周记《成神易,成人难》中看到这样的句子:“成人,不一定要到十六岁,十二岁,足矣。”你既然最爱固始到北京的风景,到北京后,你是否依然要在清华校园和你父母的小店里奔波忙碌?在一文一武之间你是如何锻炼自己,寻找平衡的? 
    跨越:我看到这样一则材料,十六岁的张炘炀已经是北航的博士,从他十岁读大学起,就一直被人们叫做神童、奇迹、天才,也一直遇到很多疑问、忧虑和困惑。在接受记者访问时,他道出了往事,如果父母不给他在北京买房,他就不参加硕士论文答辩,也不考博士。在答辩的最后一天,父母为了劝哄张炘炀把学业进行下去,在北京租下了一套房子,骗儿子是买的。看到这个真实的故事,我感慨颇多,十六岁的张炘炀虽然是“神童”,但是他离“成人”还差得太远。据悉,2006年,年仅10岁的张炘炀参加高考。至今,他保持的“全国最小大学生”的纪录无人打破。2008年他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硕士生,2011年9月成为全国最小的博士生。他的父亲张会祥是辽宁盘锦市的一名公务员,他36岁才做父亲,给儿子取了“炘炀”这个火旺的名字,希望他走出自己这一代“平平淡淡”的境界。成人,要多一些自知,少一些自我。这些智力超常的孩子,很多人长大后之所以未能取得很大的成就,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跨越了一些不可以跨越的发展阶段,智力上过早的“成熟”使他们无法像普通人那样全方位地健康发展,这种超速发展使神童们失去很多心理方面的锻炼,包括学会与人相处,培养集体观念、协作精神及宽容意识等。事实也证明,情商的缺欠是酿成神童悲剧的主要原因。在现在的社会就业形势下,父母巴不得自己的孩子是一个神童,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无形中也提高了。但是,在这样的压力下,即使家里真的出了个神童,孩子能接受到人格教育和责任教育吗?孩子懂得什么叫乐观什么叫坚强吗?这样的神童长大之后,果然就能在这个适者生存的社会里游刃有余吗?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封闭的环境只能让一番“拔苗助长”之后,成就一个个“仲永之伤、江郎才尽”的悲剧!我要做一个真实的自己,原来怎么样,现在还怎么样,今后,我不仅是清华大学的一名学生,还是父母废品收购店里最好的帮手。 
    我双眼的视力都很好,喜欢运动,热爱篮球,操场上经常能够看到我的身影,也多次参加学校组织的篮球比赛。从小到大的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锻炼了我的身体,促进了我的学业,也磨砺了我的性格。说了你不信,高中三年来,我从来都没有生病过一次。很喜欢欧阳修的《画眉鸟》一诗:“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作者来到树林里,看到画眉鸟在开满红红紫紫山花的枝头自由自在地飞翔,听到它们在高高低低的树梢上尽情愉快地唱歌,不由得感慨到,如果把它们锁起来,即使是锁在金笼里,它们也不会唱出这样美妙的歌声了。因为自由是生活愉快的先决条件。鸟是这样,人是这样,国家、民族也是如此。知识分子在创造精神财富的时候,特别需要精神上的宽松,宋仁宗时代是一个知识分子精神上特别宽松的时代,所以各项事业都很发达。唐宋八大家北宋就占了六家,并且都活跃在仁宗时代,四大发明有三大发明——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也都出现在仁宗时代。在仁宗晚期,富弼、韩琦、文彦博、曾公亮相继为相,欧阳修参知政事,包拯为枢密院副使,司马光知谏院,王安石知制诰,真正称得上是人才鼎盛,君子满朝。这样的盛况,历代只有宋代有,宋代只有仁宗时代有。 

                  “文武双全”几多难 (采访手记)

    留守少年几多愁,蒋集孙岗情满丘。 
    从此清华展才智,废品店里“打酱油”。 
    见到张跨越,很难将他与学霸的身份联系起来,个子高,块头大,皮肤黑,眼有神,如果穿得再不讲究一点,你在街头遇见他,一定以为是从哪个工地出来的农民工。这一切,都得益于农村生活的磨练。 
    现代教育普遍重视知识学习,考试制度更是加速了对知识学习的重视。把教育简单地等同于知识教育,不仅制造了一批又一批高分低能的人,而且让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有病的文明人”或“文明的病人”。 
    古人云: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今天,在成绩就是一切的背景下,要培养“文武双全”的学生,可以想象一下有多难? 
    张跨越,就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佼佼者。这种“文”,是小时候心灵所受到的熏陶和用在学习上的拼搏与智慧;这种“武”,是不知不觉中养成的锻炼的习惯、对家人尽到的责任和对亲情的坚守。 
    莫言在获诺奖感言中忆及自己的童年:“到了荒滩上,我把牛羊放开,让它们自己吃草。蓝天如海,草地一望无际……有时候,我躺在草地上,望着天上懒洋洋地飘动着的白云,脑海里便浮现出许多莫名其妙的幻象……有时候我会试图与天上的鸟儿对话,有时候我会对一棵树诉说心声……”张跨越也拥有这样的童年,大自然的千姿万态、绚丽色彩及富有音乐感的声响,都能使他感受到精神的放松与愉悦,在唤起审美意识的同时,也激发着他迤逦的梦想。而不像教育家蒙特梭利所说的那样:“现在,儿童正像一个避难者,孤立无助并受到奴役。”
张跨越小学时在村小就读,初中时在乡中就读,父母远在外地,他还要带着妹妹上学,这种经历就是一把双刃剑,有人把它当作痛苦和不幸,张跨越则把它当作难得的财富和必经的挫折。 
    “文”和“武”的悄然融合,不露痕迹,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追求的境界。没有健康的身体,一切都是零,无从谈起,有了健康的身体,还要有健康的思想和人格。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正在如此,他说:“即使治好了他们的病,也只是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 
    毋庸置疑,知识教育是重要的,但它并不是教育的全部。与知识教育同等重要的,是体力的训练和精神的锤炼,尤其是意志力的磨练。“文”和“武”是一对双胞胎,必须不离不弃,才能健康成长。为此,中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要重视“身体教育”,恢复“文武双全”的中国传统。 
    张跨越谈到家乡就赞不绝口,因为那里留下了他太多的身影和脚印。九月,他的人生即将掀开新的一页,多年以后,依然能文能武的他回到自己的家乡,希望蒋集孙岗和他记忆中的一样,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编辑:王爱民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固始县实验中学 特此声明。